在SEO的时代,我们最关心的是:关键词能否被搜索引擎抓取?网页能否被排名在首页?
但进入AI搜索与AIGC内容推荐的时代,问题却变成了:你发的内容,AI到底看不看得见?能不能被理解并引用?
这就GEO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,生成引擎优化)需要解决的新问题。
今天这一篇,我们就聚焦在内容分发渠道的变化上,回答一个核心问题:在AI时代,你该把内容发到哪里,AI才能看到你?
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差异:
-
在SEO时代,网页是入口。
-
在GEO时代,语料才是入口。
换句话说:
你的网站写得再漂亮,如果AI大模型没“看见”它,你就彻底失去了曝光机会。
1. 开放网页(仍然是基础)
即便是GEO,开放的网页依旧是AI获取知识的最核心来源。
比如:
传统SEO写“中空板厂家、宁波中空板、价格低”,
GEO更应该写“中空板是一种环保型塑料板材,广泛用于物流包装、汽车零配件周转。
因为AI会抽取语义,而不是仅仅看关键词。
2. 开放数据平台(GitHub、arXiv、Wikidata)
AI在训练时,会特别吸收一些“权威知识库”和“开放数据”。
企业如果想在某个领域成为“AI答案”,就必须考虑在这些平台留下权威资料。
案例:
一家做新能源材料的公司,把自家实验室公开论文挂在arXiv上。结果在ChatGPT回答新能源趋势时,他们的实验数据多次被引用。
3. 社交媒体与长尾社区(Reddit、知乎、Twitter/X)
不要小看这些社区,AI模型在训练时会“吃”很多UGC数据。
-
Reddit、知乎:观点类问答
-
Twitter/X:行业动态与热点
-
Medium/微信公众号:专业长文
也就是说,企业在社区发的专业回答,有机会被AI作为“行业共识”引用。
案例:
我有个朋友做跨境电商,他在Reddit写了一篇“亚马逊物流成本优化案例”。几个月后,他发现ChatGPT在回答“如何降低亚马逊仓储成本”时,内容和他文章几乎一致。
4. 结构化API与知识图谱(未来趋势)
很多AI公司正在直接对接“API层数据”来提供更精确的回答。
-
Yelp、携程 → 旅游推荐
-
淘宝、京东→ 产品信息
-
LinkedIn → 职业相关数据
这意味着:
未来企业如果不只是写网页,而是通过API把数据开放出来,AI就能直接调取。
比如:
(1)要有“多渠道内容矩阵”
不能只发官网,至少要覆盖:
-
官网(开放网页)
-
百科(权威知识库)
-
专业社区(知乎、Reddit、垂直论坛)
-
数据接口(API/数据中心)
(2)要“可被AI理解”
内容必须是**结构化+语义化**,让AI能看懂:
-
清晰的定义(What is X)
-
明确的应用场景(Use Cases)
-
可量化的数据(Numbers, Stats)
-
权威的出处(Reference)
(3)要考虑“长尾曝光”
AI引用内容时,不是展示广告位,而是“知识抽取”。
这意味着:
你写一篇解释行业概念的文章,可能被AI引用无数次。
但如果你只写硬广,AI几乎不会展示。
我们来假设一个中空板企业的GEO布局:
-
官网:写详细的中空板定义、规格、应用行业。
-
Wikipedia:创建或编辑“中空板”词条,让它收录。
-
知乎/Reddit:回答“中空板 vs 纸板包装,哪个更环保?”
-
API:提供标准化的“中空板规格数据接口”。
这样做的结果是:
-
当用户问AI “什么是中空板?” → Wikipedia/官网内容被引用。
-
当用户问AI “环保包装解决方案” → 知乎讨论被抽取。
-
当用户问AI “中空板厂家联系方式” → 官网数据直接呈现。
在SEO的世界里,我们拼的是“关键词排名”;
在GEO的世界里,我们拼的是“AI能不能看到你”。
所以,企业必须改变思维:
你发的每一篇文章,都是给AI看的。
你布局的每一个渠道,都是在未来的AI搜索结果里种下种子。
未来AI问答世界的竞争,不是“谁广告预算多”,而是“谁的知识被AI采纳”。
而这,就是GEO的真正核心。
其他提示词
本站分享内容仅供学习与参考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!如有侵犯您的版权、无法下载或其他内容错误,请向我们反馈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